热线电话:

banner2

乐鱼官网app

企业看过来!减轻员工压力好处多,但怎么做比较好?

发布时间:2023/04/14 点击量:
减轻工作压力、促进员工福祉,不只是善尽企业社会责任,履行雇主义务,更对组织基本面有著极大助益,如提升员工绩效,改善劳雇关系,减少病假缺勤等(Cooper & Leiter, 2017)。
(本文摘自《人力资源管理的12堂课》一书,以下为摘文。)

“压力管理方案”或“健康促进方案”即为组织导入的各项干预措施,旨在减轻工作压力,促进员工福祉,通常聚焦在“源头管理”──消弭潜在的工作压力源,或“结果管理”──缓解工作压力造成的负面后果,以下用图表来分类整理文献中各种方案,提供快速一览表。

近年在企业社会责任及永续价值的引导下,西方企业导入的各项压力管理及健康促进方案琳琅满目,但严谨的方案评估及有效性学术研究却不多,综览现有文献,下表所列的个人层次方案真正有效的有:放松训练、正念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;组织层次方案中真正有效的则有:工作再设计、弹性工时或工作安排。

图/个人层次方案、组织层次方案

当然这并非意味其他方案都无效,只是现有证据基础还不足。值得一提的是,组织所做的任何努力员工都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转化成对组织支持的感知,进而强化对组织的认同感及回报意愿,这便是“雇主品牌”的内部行销。

在组织层面上,重新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、利用科技导入弹性工作选项(如在家工作)、设计弹性工时、改善领导统御和主管的管理技巧、强化内部沟通与协调机制、提供专业的员工辅导和咨询、创建优质的组织文化等,都是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,但组织变革与发展旷日长久、成本高,效益却不一定短期可见。回归到个人层面,在工作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,企业依然可以帮助员工增进个人压力管理的技能,强化心理韧性来缓冲压力,维持身心平衡。

经过大量心理学研究证明,确实有效的压力因应方法大致有三类:放松法、寻求社会支持、转念重新评估压力。

1. 学习放轻松

“放松法”只是一个大标签,尽管各种方法形式各异,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透过控制肌体的生理活动,如心跳、血压、肌肉紧张度等,来减轻压力的感受。“静坐”也许源自宗教的念经祈祷,现在已被广泛用作压力抒解的技法,静坐者一般要重复一个单字或声音,同时将自己的意念完全集中到一件特定的事物,可以是墙上的一幅画、自己身体的一部分、阳台上的一盆花等。总之,当你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物体上后,外界的纷扰就不再影响你的心绪了,一般在约20分钟的静坐后,人们会觉得轻松、平静,压力感显著降低。

另一种常用的放松技巧称为“渐进放松法”,采用这种方法,先选定一个肌肉群,如额部肌肉,皱起眉头,稍后再完全放松,仔细体验两种状态的差异。练习几次后,再换一组肌肉群,这次可以练习上手臂的肌肉,依此更换练习,尽力体验肌肉处于收缩与放松状态的不同感受,由此便可学得什么叫放松,当自己感觉有压力时,便要尽力回到那种放松的状态。

静坐和渐进放松法似乎都是透过降低肌体生理反应来控制压力感受,有趣的是,另一种抒解压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肌体的活动水平──运动。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心跳较慢、血压较低、呼吸也较平和,而这些都是对压力最敏感的生理反应。另外,运动还能使人感觉到控制自己的身体,并获得成就感,运动也能使人们暂时逃脱有压力的生活情境,对睡眠也有帮助。

图/瑜珈也是工作后很好的放松方式之一。取自pixabay

2. 开口求助不可耻

第二类的压力抒解方法便是寻找社会支持。所谓社会支持,简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。一个紧密的社会网络,知道主管同事、亲朋好友都关心自己,就能减轻压力感,也能使人更有效的去因应压力。在遭遇压力时,可以从他人处得到的社会支持一般有三种。

具体的帮助

当工作压力太大时,或许可以跟主管理性沟通,设定现实合理的目标;或请求父母、公婆帮忙照顾孩子,留出更多时间和心力应付工作挑战。

情感的支持

在职场上遭遇人际挫折时,你的好友带你去咖啡馆小叙,让你觉得自己依然是有能力、有自尊、受人喜爱的,也许就能鼓起勇气重新面对压力。同事友谊可有极大的抗压效果,有时甚至比主管更重要,故下班后的联谊餐叙绝不只是吃吃饭、唱唱歌,而是增强职场上的横向链接,创造社会资本。

信息的帮助

在工作上遇到瓶颈,主管或资深同事的指点,提供经验和诀窍,犹如雪中送炭。总之,社会支持虽不能完全消除压力,却能增加因应压力的能力。

3. 换个角度,再见蓝天

第三类压力抒解技巧是“重新评估压力事件”。我们都知道,在现代生活中要完全避免压力是不可能的,然而,压力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认知,同样一件事情,对有些人可能是机遇、挑战,对另一些人则成了压力和负担。因此,改变对某些事件的成见,重新评估整个情境,寻找新的含意、积极的后果,就能增加对抗压力的信心及意义感。

譬如,被裁员对多数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压力事件,但如果摒弃传统价值观念,把离职看成是一段不快乐、没有前途的工作关系终结,当作是一个寻找新的、更令人满意的生涯发展机会,压力感自然会减轻,用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日后的人生,也会大大增加成功与幸福的可能性。

假如你感觉工作超过负荷,整天疲于奔命,还是不能做完你要做的事,那麽,你也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,学习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安排时间,学会把某些工作委托给下属去做,将必须做的事情排出先后顺序等。总之,最关键的是你要能够控制整个情境,要始终保持冷静、有条不紊,压力才不会压倒你。

最后,现代人的生活往往充满了无力感,此时“知识就是力量”;愈了解面临的事件,压力感就愈小。假如公司引进新的信息系统,让你惶恐不安,与其浪费心力焦虑紧张,不如投入时间和心力去了解这项新系统,就会觉得再新的科技不过是工具而已,你还是可以学习、控制、进而有效利用它,此时心理上的恐惧和压力自然就减轻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