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资讯
联系我们
红姑、发哥不敌小倩?“鬼新娘”歌比片红
张国荣与王祖贤主演的凄美特效鬼片“”上映至今满30周年,台湾掀起卖座风暴后,港台片商竞拍“女鬼片”,陷入一窝蜂。然而在“倩女幽魂”后第一部搭到热潮的“鬼新娘”,其实在“倩女幽魂”杀青后一个月、还未正式上映前就开拍,严格来说不算是跟风片,却因上片时机凑巧,在香港的票房甚至比“倩女幽魂”更高。然而台湾观众爱死小倩,“倩女幽魂”在台湾远比香港更卖座,“鬼新娘”反倒在台威力逊色三分。

“鬼新娘”由麦当雄监制,和徐克监制的“倩女幽魂”就绝对不会是同样的风格,不过卡司组合相当吸引人,除了挑男主角大梁外,还有、王小凤、等3位重量级女星搭配。那时的周润发在华人影坛声势如日中天,新艺城已签下他作为基本演员,“鬼新娘”是他和麦当雄的公司合约中最后一部片,新艺城虽然通融让周润发参与演出,却必须在一个月内杀青他的戏份,所以动用了黎大炜和黄泰来两位导演分头抢拍。周润发进剧组前才刚与陈荟莲完婚,为免触霉头,片名一度改成“龙凤冤家”,等到要上片时,台湾已陷入“女鬼热”,“龙凤冤家”自然又改回了“鬼新娘”,且为配合台湾的国庆大档,“鬼新娘”在香港反而比台湾还晚一周上映。
当年的港片在台湾不但都配成国语放映,连插曲与主题曲都可能另外找人重新打造,而不见得是直接将粤语歌曲翻唱成国语版。“鬼新娘”的台湾版本即是如此。粤语版由叶德娴演唱的主题曲“再生梦”充满一种凄楚、迷离的气氛,和片子的“人鬼恋”主题还蛮搭;但是国语版主题曲“今夕是何夕”钮大可作曲、慎芝作词,如此名家之作,即便只是首缠绵悱恻的情歌,都能将罗曼蒂克的气氛提升到最高点,所以竟成了整部片在宝岛回响最热烈的部分,还让港姐出身、来台发展数年的曾庆瑜终于走红。

叶德娴唱作俱佳,不但在“鬼新娘”中扮演单恋周润发多年的道姑表姊,还包办主题曲与插曲的演唱。有一幕她边作法边唱歌,这首“天师捉妖”无论节奏或是曲式风格,都有如“倩女幽魂”中的“道”女性版,叶德娴的嗓音有种坚毅的气魄,国语版演唱人选不容易找,也不能由配音员开口唱,最后竟然出现一个奇妙的结果,由驻唱多年、也发过专辑却反应不理想、叫好不叫座的李丽芬来演出。李丽芬前一年才发了“城市英雄”这张专辑,爱乐者视为珍宝,销售数字并不亮眼,她也还在“是否继续发专辑”的挣扎中,国语版“鬼新娘”片尾字幕并没打出是她演唱,她却在之后出唱片受访时坦言,为“鬼新娘”唱“天师捉妖”国语版是一次又特别又难忘的经验。

30年前的台湾,“光辉的10月”有双十节、光复节等一连串假期,堪称暑假之后最多国定假日的期间,也被视为电影界的强档,特别这一年的中秋节还在10月7日,“鬼新娘”在台湾片商眼中的份量当然非同小可。有趣的是,港片最旺的时期,红星也不停轧戏,自己打自己的情况常发生,“鬼新娘”台湾上片前一周,同由钟楚红主演的“意乱情迷”上档,尽管剧情不出色、只是套用希区考克“迷魂记”的架构但视觉更加唯美而已,红姑的美貌依然吸引死忠粉丝上戏院,妙的是王小凤也在此片扮演反派,一周后“鬼新娘”上映,观众难免被“意乱情迷”稍微瓜分,即便如此,卖座仍然从第一天就跑冠军,还领先同档的外片,也算是颇为风光。

比较“鬼新娘”与“倩女幽魂”最大的不同,在于前者现代背景、后者古代,红姑的古装不如时装讨喜,“鬼新娘”避过了这个缺点,但古装的王祖贤出奇凄美绝伦,不食人间烟火,红姑就少了点令人“惊艳”的感觉。“鬼新娘”特效场面比重明显不如“倩女幽魂”,除了人鬼恋以外的内容是港式小人物喜剧大杂烩,娱乐效果望尘莫及,在台湾的卖座不如“倩女幽魂”也是理所当然,且最后男女主角并非圆满收场,观众带著深深的遗憾走出戏院,也影响了“N刷”的概率。统计全年度的台湾票房,“倩女幽魂”高居华语片第3名,“鬼新娘”虽然称霸双十节热档,却没有挤进前10名,不像在香港还有打进全年Top 10。尽管卖座没有开出超级大红盘,“鬼新娘”在宝岛还是称得上成绩不错,尤其“今夕是何夕”至今仍是经典情歌,影响深远超过片子本身。



(★“电影时光机”专栏内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。)